社交媒体的定义及特征范文

admin 2024-02-04 阅读:35 评论:0
  社交媒体的定义及特征篇1   关键词:媒介记忆;宏观信息;形塑“共识”;文化象征   中图分类号:G2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8-0040-02   1999至2013年迄今...

  社交媒体的定义及特征篇1

  关键词:媒介记忆;宏观信息;形塑“共识”;文化象征

  中图分类号:G2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8-0040-02

  1999至2013年迄今十五个年度,每一年度的岁末年初,年度“中国少数民族十大新闻”评选活动,回顾了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具有重要社会影响的事件,体现了新闻传播主体组构的媒介记忆形式。作为媒介研究和记忆研究交叉领域的概念,“媒介记忆探讨传媒如何在运作过程中起到一个记忆角色来完成与社会的互动过程”[1]。媒介记忆首先是一项集体记忆活动,必须基于一定的事实基础,与一定的社会现实相联系,媒介记忆已经成为社会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媒介记忆与社会记忆

  社会记忆的概念由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所提出的集体记忆概念演变而来。在哈布瓦赫的研究之后,对“记忆”的研究范畴扩展到诸多社会层面,与国家权力、族群认同、社会建构、历史想象等问题联系起来。社会记忆与媒介记忆之间既有许多共同点,又存在不同之处。媒介记忆是个人记忆的集合与凝聚,同时又是社会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介记忆在社会记忆与个人记忆之间建立了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纽带关系。众多个人记忆通过媒介的传播效果形成社会记忆,具有社会认同功能的社会记忆也会深刻影响着个人记忆,媒介记忆起到个人记忆与社会记忆之间的中介和桥梁作用。

  二、媒介记忆与内容类别

  媒介记忆的功能在于搭建个人记忆与社会记忆之间的桥梁,达到个人与社会的认同。媒介记忆内容的选择,并非媒介所传播的所有信息都有助于其记忆功能的发挥,也不是所有被媒介采编的信息都值得媒介记忆。某些历史事件、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纪念事件都是有助于媒介记忆功能发挥的信息编码特征。1999年至2013年度入选中国“少数民族十大新闻”的重大事件,按照报道数量的比例,内容类别依次是:第一,政策举措。党和国家在该年度新近出台,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变革息息相关,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战略举措和方针政策等,近十五年期间共有27件入选。第二,文体事件。国家传承与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和体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动态,近十五年期间一共有24件入选。第三,民生经济。致力于提升少数民族群众经济生活发展的新闻,一共有14件入选。第四,民族团结。弘扬民族团结主题的鲜明旗帜,表彰民族团结先进地区和个人的报道,近十五年期间共有11件入选。第五,纪念事件。针对少数民族重大的节日、纪念日等进行的一系列庆典活动,有10件入选。纪念事件的发生通常形成一定时间周期规律,英国学者康纳顿认为,“社会记忆的传递或多或少是通过仪式性的操演来传达和维持的”[2]。媒介通过对纪念仪式的记忆与放大,强化了社会记忆的形成。

  年度中国“少数民族十大新闻事件”评选,反映组织专业化的“把关”机制,此外还有典型人物、会议表彰、督导检查、突发事件等其它重要动态报道。多数入选的新闻事件围绕少数民族区域化发展主题展开,体现了近十五年中国社会经济处于快速转型期间,以国家战略思想为基础的政府重大决策,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长足进步。

  三、媒介记忆与宏观信息

  年度“少数民族十大新闻事件”编辑模式,呈现新闻文本的宏观社会构成特点。比如:第一,标题。通常反映报道中的首要话题或关键事实,确立了社会公众由此理解报道内容的主流价值标准。第二,新闻导语。只有新闻开篇的第一段或者前几段内容,彰显了新闻价值“大写意”的方式,回顾与再现了我国少数民族新闻报道的宏观景象和某些重要细节。第三,新闻词汇。几乎很少使用某些类型的文体技巧,比如隐喻、术语、委婉语、双关语等,概要式“个性化”的表达模式,更加符合新闻报道权威性和客观性的要求。第四,时空顺序。新闻事件一般按照年度时间顺序展开,新闻事件所涉及的空间地理方位,仅仅作为新闻场景所提及,并无具体描绘。第五,默认读者。对想象中读者群的认识必然影响对新闻事件评定的形式和内容,对读者的构想必然体现了一系列与阶层、民族、文化背景等受众相关社会属性的预设,年度“少数民族十大新闻事件”的默认读者,主要是与我国少数民族各项事业发展相关的一些党政干部、公务人员,以及其它国内外一般社会公众。这项活动的信息编辑模式,从总体上采用强调新闻价值和事实的方法,概述年度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的主要内容构成。“人们只有以宏观的和历史的眼光,观照新闻传播和新闻内容时,才能发现新闻是呈现一定社会历史演变过程的一条主线”[3]。年度“少数民族十大新闻”信息的宏观构成,它所关注的不是特定时刻某家媒介报道的具体内容,而是主流媒体在一定社会历史时期的总体关注、总体反映和总体报道,构建了一定历史年代媒介记忆的主要景象。媒介的记忆存在于它与历史的关系中,只有在历史如何作用于它,它如何作用于历史的关联中才能体现影响力和价值感。

  年度“少数民族十大新闻”信息构成的宏观特点,其一,弘扬与社会时代主题的一致性,时代的发展趋向决定新闻内容的主题,“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时代主题,决定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总体走向,决定作为媒介记忆一种形式的整体结构和图景。其二,反映与媒介生态的相关性,“少数民族十大新闻”在直接和现实的意义上的媒介记忆图景,与我国媒介内容的数量和质量高度相关,当前存在怎样的媒介生态和宣传报道,就会有什么样的媒介记忆样式。其三,建构与国家认同的高度关联。国家认同的五个层面,从高到低为政治认同、文化认同、经济认同、社会认同和国家地理认同,“少数民族十大新闻”宏观信息构成,涉及政策纲领和文体事件的报道数量最多,作为媒介的一种记忆形式,突出国家认同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即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以建构社会公众对于国家的政治和文化形象的心理认同。

  四、媒介记忆与形塑“共识”

  媒介对于重大事件的记录与传播,不仅能够影响公众的集体感知和记忆,而且在此基础上潜移默化形成并构建公众长期整体的社会记忆,有助于公众形成对社会的“共识”。媒介记忆的深层领域具有长期性,年度“少数民族十大新闻”的评选,是对每一年度不可枚举的少数民族新闻报道,众多媒介浅层记忆信息的积淀化、档案化和历史化,这使得媒介信息已不再是一种即时消费的传媒产品,已经转化成具有社会价值、历史价值和研究意义的文献资料,意味着信息产品从媒介消费到媒介存储“质”的跃迁,是媒介新记忆与旧记忆的交结与互动,由媒介组织加以勾勒为一幅幅高度凝练的社会“共识”图景。

  从意义的精神层面来讲,“媒介周而复始的短期记忆生产和处理过程,逐渐沉淀进入媒介深层记忆之中,于是零散的浅层记忆信息被有组织地排列起来,形成了某种经验的或理论的复杂概念,或者说构建了一种图式和框架”[4],一定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往往支配着新闻图示和框架的总体取向。反过来讲,新闻图式和框架建构的背景前提正是社会“共识性”,正如霍尔所言,“只有当一个事件能够被安放在一系列已知的社会和文化共同感之中,或者关于社会‘意义地图’中的时候,它才具有意义”[5]。

  媒介的深层长期记忆,无论是物质层面的档案化还是精神意义的建构化,都会对今后媒介浅层记忆激活、生产和创建构成影响。浅层记忆与深层记忆的互动过程,主要形成当代社会主流的现实观,超越了受众差异的社会阶层、民族和文化属性,广泛积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正能量。

  五、媒介记忆与文化象征

  媒介记忆作为一种文化象征形式,如同社会领域其它象征形式一样,大都是在文化分析的范畴内展开,英国社会学家约翰・B将文化区分为两类概念,即描述性概念和象征性概念。“文化的描述性概念是指一个特定社会或历史时期所特有的各种各样的价值观、信仰、习俗、常规、习惯和做法,以及物质制品、物品和工具[6]。文化的象征性内涵可归纳为:文化是体现于象征形式,包括行动、语言中的意义形式,人们依靠它相互交流并共同具有一些经验、概念与信仰。汤普森对文化的象征性分析进一步延展到“结构性”范畴,“第一,象征形式是一个主体为了同另一个主体之间的表述。第二,象征形式的生产和构建,以及被接受的过程中典型包含着各种规则、规章或常规惯例。第三,象征形式典型包含着相互具有决定性关系的要素。第四,象征形式是一些构建,突出了某些关联方面,典型地代表和指称某些内容。第五,象征形式总是存在于具体的社会背景进程之中,存在于产生、传输和接收象征形式的体制化范畴”[6]。

  年度“少数民族十大新闻”的文化象征形式,体现为典型的整合模式,以独特的方式整合了一种媒介技术――国家民委网站,一个机构部门――国家民委相关部门,以及广域的传播时空――超越传受双方共处的地域限制。互联网技术传输的优势赋予媒介文化象征的信息广域储存效能,国家权威部门是媒介记忆和意义象征得以实施的选择机构。文化的象征形式在互联网的传播时空内,促动媒介记忆的象征形式产生了时间与空间上的效能拓展。尽管如此,效能拓展的性质与程度还需要取决于媒介技术特性,以及媒介所属的机构部门和受众的社会属性等其它共鸣以及制约因素,这是年度“少数民族十大新闻”评选活动,仍有待深入提升其社会影响力不可忽略的因素。

  综上所述,年度“少数民族十大新闻”活动是我国媒介记忆重构文化象征生产、传播与接受的社会互动领域。我们不仅要关注这类媒介记忆的文化象征形式和手段,还要剖析文化象征的生产和接收条件,否则将会陷入内在主义和简单主义的谬误,从而继续探索媒介记忆中意义建构的有效机制,促进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的深入发展,推动社会历史和文化记忆传承进步。

  参考文献:

  [1] 邵培仁.媒介理论前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4).

  [2] 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 杨保军.新闻本体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 邵鹏.媒介记忆的维度、机制及其镜像[J].新闻前哨,2012(6).

  [5] (英)斯图亚特・艾伦.新闻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社交媒体的定义及特征篇2

  【关键词】手机媒体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移动媒体

  准确的理解与把握手机媒体的概念,需要先正确的理解媒体与媒介的概念。

  媒体来源于“Medium”一词,早期音译为媒介,意在两者之间,主要是指人们所借助的,用来传递信息与获取信息的工具、渠道、载体、中介物,有时也包含技术手段。大体可以认为,媒体是实现信息从信息源传递到受信者的一切技术手段。媒体一般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承载信息的物体,二是指储存、呈现、处理、传递信息的物体本身。

  媒介可以理解为传播媒介,也可理解为传播渠道、传播信道和传播工具等,是传播内容的载体。具体来讲,传播媒介也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传递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如电话、计算机及网络、报纸、广播、电视等与传播技术有关的媒体;二是指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制作和传输的组织或机构,如报社、电台和电视台等。

  单单从概念上似乎无法区分媒介与媒体的关系,似乎媒介和媒体是一对孪生兄弟。个人理解认为,所谓媒介,即其所指的传播物质与技术手段;所谓媒体,个人理解则偏重于提供和传播信息内容的组织和机构。媒介的发展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其发展贯穿了整个人类的历史,媒介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和规模之后,出现了媒体。

  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它是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被公认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从移动媒体来讲,手机媒体是以手机终端为媒介、移动业务为载体、移动网络为通路而构筑的新媒体。主要包含内容、通路和媒介。

  与传统媒体相比,手机媒体具有这样的优势,它可以消除时间差、空间差和阶层差,还原媒体的本质,实现了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从这个角度看,手机媒体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媒体。也正因为其优于传统媒体的特性,手机媒体发展迅猛,短短几年手机媒体所达到的受众规模之广、用户活跃度之高、影响力之大令人膛目结舌。不仅改变了人们传播和消费媒体内容的方式,而且革新了内容创造和舆论制造的模式。以微博的盛行为例,每个人都是“自媒体”,移动互联网上UGC的内容将超越专业媒体人士创造的内容,手机媒体进入前所未有的新时代。

  一、手机媒体发展过程及现况

  自1973年第一部手机的问世,手机的通信模式从模拟手机时代(第一代移动通信,简称1G), 到GSM手机时代(第二代移动通信,简称2G),再到现在的3G手机时代(包含WCDMA,TD-SCDMA等),手机媒体实现了爆炸式增长和跨越式发展。

  2012年,手机首次超越台式计算机成为中国第一大上网终端。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报告显示,2012年全年我国手机网民数量已达到4.3亿人,年增长率达18.1%,远超网民整体增幅。值得注意的是,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继续上升,已由69.3%上升至74.5%,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逐步确立。手机因其与受众“零距离”接触、时间频繁等特性,而成为带体温的媒体,这从根本上弥补了传统媒体“照顾不到”的信息空位。手机作为随身携带的个性化媒体,以移动性、个性化、互动性、多媒体融合、传播范围广、效率高的特点满足了受众对于信息传播和获取的几乎所有要求。

  新媒体时代,手机无疑是新媒体的领军力量,作为手机的用户,在同一时间,在传播中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作为使用者的人们既是受传者也是传播者。手机媒体用户传播的类型也复杂多样,从人内传播、人际传播再演变为大众传播。其传播的方式也不仅仅局限于单向和双向传播,而是在融合两者的基础之上,衍生为一种有反馈的‘扩散式’传播。手机媒体的反馈机制越来越强,正如麦克卢汉所描述的――我们塑造了工具,此后工具又塑造了我们。

  二、人际传播、手机媒体的互动及影响

  (一)人际传播的定义及特征

  人际传播(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是个人和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信息传播系统。一般认为人际传播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面对面的传播,另一种是借助某种物质媒介的传播。人际传播归根结底是人们社会活动的结果,人们生存在社会之中,离不开与他人之间的交往。在人们的交往活动中,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要传递和交换知识、意见、情感、愿望、观念等信息,从而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认知和互相吸引。我们可以进一步把人际传播划分为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两种形式。所谓直接传播,指的是传播者和受体之间无需经过传播媒体或媒介而直接进行面对面的信息交流的过程。直接传播主要通过口头语言、类语言、体态语的传递进行信息交流。间接传播是指在现代社会里的各种传播媒体出现后,人际传播不再受到距离的限制,可以通过这些传播媒体进行远距离交流。与此同时,人际传播的范围被大大拓展了。

  在人际传播过程中,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无论与是直接传播还是间接传播,总要借助“媒介”物质,即使是直接传播也要凭借空气进行声音的传送,来达到信息交流的目的。在间接传播中,随着技术和媒体的快速发展,麦克卢汉‘地球村’的这一学说也越来越得到事实的验证,已经被大家广泛接受。毫无疑问,手机媒体在人际传播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手机媒体使得过去一对一的媒介对应关系逐渐模糊、消失的同时,对人际传播产生了微妙的影响。

  通常来讲,人际传播主要有五个特点:

  1.直接的人际传播不需要任何非自然的媒介。因此,人际传播简便易行,不受机构、媒介、时空等条件的限制。

  2.传播活动中,从信息的发出者和接受者角度来说,同一次人际传播活动中的双方可以互为传播者和受传者。

  3.人际传播中反馈迅速,双方交流更充分。

  4.相对大众传播而言,人际传播的信息量较少、覆盖的范围比较小、传播的速度也比较慢。

  5.在人际传播活动中,尤其是在多级的人际传播活动中,信息传输过程中更容易产生‘噪音’,容易走样。

  (二)手机媒体与人际传播

  在人际传播活动中,手机媒体具有明显的人际传播特征,个人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手机媒体对人际传播的特征进行了加强,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在移动中传播。手机媒体信息传播更快速、灵活、机动性更强,超越了地域、时间和电脑终端设备的限制,实现了实时数据传输和即时的交互性信息传递,从传播的接收与限制看,真正实现了信息即时交换。

  2.“去中心化”。信息传递过程中,手机媒体固有的人际传播本能和特性非常突出,发送双方兼备传、受者双重身份,并且始终处在不断转化的过程中。手机媒体使用者在共享与传递信息时,构成了广泛性与丰富性的受众群体集合。社会信息不再单调地朝着某种方向流动,而是呈辐射状,在立体的网状结构中向多个方向流动。手机媒体大大提升了人际传播的能效性,冲淡了大众传播媒体在社会信息流动过程中的绝对主导地位,去中心化的传播网络使得社会信息流动过程更加复杂。

  3.一种可选择的多重传播。以手机短信为例,手机短信传播以人际传播模式为主,通过“一对一”式的信息互动,实现两个行为主体之间的信息传播,以此实现单一对象用户之间的连通。伴随其普及率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提高,短信中心控制平台所提供的服务开始多样化,以短信群发为例,通过群发等软件对多部手机同时发送信息,可以实现“一对多”传播模式,甚至可以通过互联网络实现“多对多”的大众传播,手机媒体的人际传播范围在被大大拓宽了,手机媒体传播在某种程度上业已具有大众传播的特征。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三、大众传播与手机媒体的互动与联系

  (一)大众传播定义及特点

  手机媒体时代,新闻媒体与大众传播总是密不可分,人们也总是将大众传播挂在嘴边,但对于其定义,学者们似乎各有各的看法。从职业工作者角度来说,大众传播是“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的方式之一,职业工作者(记者、编辑)通过机械媒介向社会公众公开地、定期传播各种信息的一种社会信息交流活动”。从传播学角度来说,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一般认为,大众传播的起点确定在19世纪30年代以后,科学技术在当时得到发展,1844年美国开设了第一条电报线路,为大众传播提供了快速有效的通信手段,手机媒体作为现代重要的传播工具,为大众传播的快速发展不单单提供了技术上的帮助,使其“量变”的同时,也在使大众媒体开始逐渐走向“质变”。

  大众传播与其他传播活动相比,一般具有六个特点,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其特征:

  1.大众传播传播活动的组织性。具体表现在,大众传播的主体一般为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这些媒介组织包括报社、杂志社、电视台、电台以及以大量生产为目的的音乐、影像制作公司等)。

  2.大众传播总是伴随着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早期的大众传播的发展离不开印刷术,当今的大众传播同样离不开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

  3.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大众,其受众不分阶层和群体。这里的大众是指的收到大众传播信息的人,只要接收到大众传播信息的人都是大众传播的对象。因此大众传播是以满足社会上一般大众信息需要为目的的活动,其信息的生产与传播不分阶层和群体。

  4.大众传播的信息具有双重属性,即商品属性和文化属性。传播组织生产信息作为自己的产品,其产品在市场上流通,具有商品属性。同时,信息产品属于社会文化产品,其消费属于精神意义的消费,具有文化属性。

  5.大众传播是单向的信息传递过程。大众传播的单向性具有两个方面的局限,一是其传播的内容,受众只能在限定的范围内接收到信息,具有一定的被动性。二是没有灵活的反馈机制,受众对于媒介组织的传播活动缺乏直接的反作用力。

  6.大众传播的制度性。大众传播是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其传播内容与社会行为规范及价值观念具有直接关系,其传播过程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因此很多国家将大众传播纳入社会制度的轨道。

  (二)手机媒体与大众传播

  手机媒体自一开始,是作为个性化的人际传播工具和渠道而存在的,随着科技和通信的发展,手机媒体传播开始走向大众,并逐渐朝着大众传播的方向所演变。手机媒体传播不但进行着“大众”化,而且在重新定义了大众传播。具体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所体现:

  1.手机媒体参与大众传播后,传统定义的大众传播特征被淡化。传统定义认为,大众传播的传播者是有组织的专业化媒介组织,手机媒体出现以后,手机媒体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和意愿传递信息,随时随地向全世界多数人信息,这也就意味着个人或非正规媒体可以突破传统正规媒体的话语壁垒,进行大众传播。

  2.手机媒体的大众传播,不再单独强调大众传播受众的数量和规模,而是将大众传播的受众群体进行了细化,将受众群分门别类,可以看作是个性化和定制化的大众传播,其原理正如社群和俱乐部一般,受众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集聚在一起,大众传播中的‘小众传播’成为必然。

  3.大众传播的反馈机制开始沿着双向和多向进行转换。手机媒体使得大众传播受众的反馈更加及时,受众的主动性增强,传播活动注入了受众的直接的反作用力,传统定义中大众传播单向性、缺乏反馈的机制被改变,手机媒体正重新定义大众传播媒体的格局。

  四、手机媒体: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纽带

  作为新媒体的手机,可以看作是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相结合的产物。与此同时,手机媒体又不断的作用于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使两者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手机媒体不仅强化了人际传播功能,又重新定义了并细化了大众传播,在兼有两者优势的同时,又突破了两者的局限。毫无疑问,手机媒体的出现和不断发展,拓宽了传播的宽度和广度。

  手机媒体凭借其高度的便携性、广泛的交互性、丰富的受众资源、更快的传播速度和多媒体化等特征,成为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重要纽带,并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3G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以往传播的限制条件如时间、空间等,越来越弱化。从个体角度来说,手机作为人体神经中枢系统延伸,不断扩大了个人信息的传递和交互;从大众角度出发,手机媒体已经化为群体传播的延伸,多样复杂的传播交互模式,使得信息传播速度更快,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实时对讲等功能的实现,使手机媒体已经成为最方便有效的媒体。4G技术已经开启,新技术的普及将会给手机媒体注入新的能量,手机媒体用户将继续呈指数方式裂变增长,手机媒体作为连接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纽带,重新定义了传播学的概念,手机媒体将开启传播的新纪元。

  参考文献:

  [1]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5.

  [2]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004.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81-84.

  [4]刘建明.宣传舆论学大辞典.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2.290.

  社交媒体的定义及特征篇3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价值观

  所谓新媒体(New Media)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指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外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1]。大学生作为新媒体受众中最活跃的群体,他们对新媒体的应用能力与接受能力极强,通过手机或电脑上网、浏览信息、与同学沟通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之一。

  一、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一)新媒体的“草根化”、“个性化”、“开放性”等特征促进大学生的价值观多元化

  新媒体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相比,具有独特的信息传播特征。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受众不仅是被动的接受者,也是参与者、传播者。新媒体比传统媒体更开放、更自由,具有去中心化、草根化、个性化、即时性、互动性、跨文化性等特点。新媒体特有的信息传播特征直接导致了当代大学生思想信仰多元化、生活空间虚拟化、精英意识模糊化[2]。如在网络和手机上的微博与微信等信息交流平台,很多大学生把自己的动态、心情、喜好等展露出来,通过这种交流与互动,大学生既彰显了个性,又满足了互动的需要。而通过关注别人的信息动态,可以广泛的搜集信息,他人的价值观对大学生个体也产生了影响。在新媒体时代,每个个体都是价值中心,这种去中心化的信息交流方式促进大学生价值的多元化与开放化。

  新媒体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大学生所处的媒介传播环境,这种去权威主义的媒介传播方式,在某种方式上使传统的价值传播途径受到冲击。在传统社会,个体的价值观年主要受家庭、宗族、村落的影响。在传统媒体时代,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可以通过电视、报纸等传播给受众。而在新媒体时代,个体可以任意选取接受的信息,也可以传播个体的价值观念。通过网络,大学生可以接触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思潮,这些价值理念、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价值标准的选择形成了强大的冲击,他们也因此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3]。

  (二)网络媒体的垃圾信息造成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误导

  新媒体自身的开放性特征决定了它所承载信息的良莠不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息时代,充斥新媒体的不乏有的是充斥着“黄赌毒”的文化垃圾。在各种信息的刺激下,大学生主流的价值观有时变得模糊起来,在物质消费、感官刺激、享受主义的影响下,一部分大学生丧失了判断能力,脱离了生活的实际,容易形成以个人享乐主义、物质消费主义等位特征的价值观。

  去中心的互动机制激发了大学生的自主意识,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的选择互动方式、信息内容、娱乐形式,在自由的状态下获取信息,在这种形式下,大大扩展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从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大学生以个人为中心价值观的形成,而逐渐与传统的集体主义、家庭至上的观念背离。在新媒体时代,网络对物质刺激的激励作用与宣传强化,使得大学生功利性的价值观日趋明显,精神追求逐步弱化,在以个人为中心的强化下,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庸俗化明显,重物质轻精神、重利益轻情义、重眼前利益轻长远目标、重个人轻集体的倾向明显。

  二、新媒体背景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路径

  (一)强化主流价值观的引导,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塑造青年价值观

  在当前时期为免除新媒体不良价值观的影响,必须强化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引导青年。要强化家庭、社会、各种环境的作用,尤其在高校,必须要强化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塑造青年价值观。运用新媒体的传播平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主流价值观的传播效应,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集体至上的价值观。

  (二)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合理使用新媒体

  要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高甄别各类信息的能力,尤其是面对新媒体各类纷繁复杂信息,要有理性分析的能力,根据生活与学习的需要利用有用信息,免除不良信息的影响。高校要在制度建设、师资配备、课程内容方面做好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保障体系,尤其是作为刚入学的大学生要对其进行新媒体使用的教育,开设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课程,引导大学生具有媒介批判思想,做媒介使用的主人,提高防范商业媒介侵蚀的能力,合理使用网络。在大量的媒介信息面前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具有选择性的运用新媒体。

  (三)加强对新媒体监管

  当前时期,网络等新媒体垃圾信息、不良信息泛滥,其中不乏扭曲社会事实、误导青年价值观的新闻、图片、视频等,尤其有些网站为了吸引受众眼球,增加经济收益,不惜一切手段,导致低俗文化泛滥,这些对大学生的价值观起着不良影响。因此,政府主管部门要从社会和谐发展的角度加强对媒体的监管与法律监督,净化社会发展的环境。从社会需求的核心价值观出发,倡导增强社会凝聚力、激发社会成员积极向上的传媒内容。对于传播“黄、赌、毒”内容的信息要坚决打击,给予严厉惩罚。要建立不良信息监督、举报制度,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素质,减少商业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结论与思考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逐渐进入大学生的生活,并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人际交流、休闲娱乐等重要的方式之一。大学时期是青年群体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新媒体的“草根化”、“个性化”、“开放性”等特征促进大学生的价值观多元化,网络媒体的垃圾信息造成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误导。大学生理性分析的能力还非常有限,因此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应强化主流价值观的引导,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塑造青年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合理使用新媒体。同时应加强对新媒体监管,弘扬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增强社会凝聚力的优秀文化。

  参考文献

  [1]张利蕊,兰国帅.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其对策[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3):111.

  [2][3]钱文彬.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及对策[J].新闻界,2010(3):83、84.

  作者简介

  社交媒体的定义及特征篇4

  关键词:网聊语言;文体特征;成因。

  随着因特网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以网络为媒介的网际交流活动中。网聊是这种日益流行的网际交流活动形式之一。它以其开放性和包容性吸引着世界各地、各行业人的参与。在网聊活动中,利用各种聊天软件和工具,活动参与者通过键盘键入文字,通过计算机屏幕收看文字,使以文字为信息载体的笔语跨时空交流。它同通常意义上的面对面聊天有所不同。Kiesler et al(1984)认为这种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流活动有两个有趣特点:1)缺少社会语境信息;2)缺少被广泛接受的使用规则。其中第一个特点使参与交际活动的人不能依赖手势、体势语、面部表情等非语言信息解释文字、辅助交流。规则的缺乏则使参与网上活动的人打破了传统交际中必须遵守的许多礼仪,并逐渐形成了一些在网际交流中被一致认可的规范。但作为一种实时交流活动网聊又非常接近日常生活中面对面的口语交流。在实时交流中,同一时段里交流是双向的,即交流者可同时接收信息和发出信息。信息的接收和发送是一个连续的、不间断的过程。这使得交流双方能及时收到对方的反馈信息,并据此调节和修正下一步交流的方向和内容。可见,网聊活动具有口语和书面语双重特征,它模糊了人们对口语和书面语区别的传统认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体风格。

  本文拟从两个角度对网聊语言进行文体分析:语言描述和语境因素分析。在语言描述中,我们采用文体标记系统给语言特征分类。根据Enkvist & Spenser(1964)文体标记就是突出的文体特征。在某一语境中具有文体意义的语言项目都可被认为是文体标记。这与功能文体学的"突出"概念一致。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创始人韩礼德认为突出是语言显耀的统称,是语篇的某些语言特征以某种形式凸露出来。进而,他又把突出特征分为两类:一类是违反常规的突出,是否定性的;另一类是符合常规的突出,是肯定的(参见张德禄1998)。在文体学中一般把语言特征分为四个层面:音系、字位、词汇、句法/语法。在网聊中,视觉文字或标点符号是传递信息的唯一载体,所以音系文体标记不具有文体意义。我们只分析字位、词汇、句法/语法文体标记。同时,我们还要从功能的角度对万维网键谈进行语境因素分析。这是因为语境因素是文体的重要决定因素。对语言单元或语篇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们出现的语境。除更广意义上的文化语境外,语境可分为两类:语言语境(linguistic context )和情景语境( extralinguistic context或context of situation)。语言语境指在语篇中某一具体语言单元之前或之后的语言单元,情景语境指语篇出现的情景中的相关特征,如讲话内容、参与者、讲话媒介和渠道等。因此讨论网聊语文体特征时,我们将以情景语境的三个组成部分:语场(fi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为框架,分析和讨论网聊英语的语境因素。

  一、语言的词汇特征

  对网络语言词汇特征的分析主要侧重于那些对其特征形成有重要意义的词汇。通过对网络交际活动的观察,笔者总结出以下几个典型的词汇文体标记。

  1、缩略词使用频率高

  为了节约时间和空间,及时交换信息,网络交际中使用大量的缩略词。这些缩略词已逐渐被人们接受,形成了独特的网络新俚语或"网话"(cyberspeak)。例如:

  (1)大量使用已被公认的缩略词汇。如USA, cm (centimeter)、km (kilometer)、Xmas (Christmas)、SOS (Save our ship or soul)、F.O.C. (free of charge)。

  (2)创造新的英语首字母词,如WWW( World Wide Web:万维网)、DL(=download:下载)、LOL(=Laugh out loudly: 大笑)、BAK(=back at the keyboard:回到键盘旁)等。

  (3)使用英文字母仿英文常用语之谐音,如IC(=I see: 我明白了)、ICQ(I seek you之谐音,ICQ本是最早的网络寻呼软件名,其爱称为QQ)、C-YA(=See you again:再会)。

  (4)用数字代替字母缩合词。如:L8R(later)、b4(before)。

  (5)使用英语词首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混合成词,如B2B (=Business to Business:商家)、F2F(=face to face:面对面)、Y2K(=Year 2000:千年虫问题)、I H8U(=I hate you:我恨你)、K4("考试"之谐音)。

  (6)在连贯话语中使用数字谐音替代英语单词或汉字, 如"What can I do 4(for)you?""乐4(死)我了。""别肉麻了,我都快2(吐)了。""我上午发了个伊妹儿2(to)you"。

  2、使用副语言符号表示语调和情感

  网络不能传递非语言线索(nonverbal clues),而它们在实时交流中却很必要。在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流活动中,缺少这些非语言线索不仅会使对方对文意的理解出现问题,而且纯文字也不能把交际者的行动、情感完全表达清楚。所以, 在网际交流中,微笑、皱眉、怒吼、生气等生动的人类情感活动在纯文字实时信息传递中消失了。为了弥补网际交流的这种缺陷,网上键谈者利用键盘上各种符号的组合,发明了一套脸谱或表情符(emoticon),来传递感情。如"O-

  3、使用语言来描述网络交际者的动作、情感和体态

  除了使用脸谱生动地呈现交际者的动作、情感外,为弥补交流中非语言符号的不足,网络上还盛行另一种做法,即用语言描述一些非语言行为。例如,键入"hehehe",表示"我在笑"。在网络键谈中,文字分为两类:一类用于纯文字交流;另一类是描述键谈者非语言特征的文字。为了区别这两类文字,描述键谈者行为和反应的文字常常用一定的符号圈住,表示这是动作,最常用的是前后加星号。例如:*g* (the speaker) grins

  *rotfl* rolling on the floor laughing

  *hugs* hugging someone

  laughing out loud

  4、为使语言既简洁明快又生动活泼,交际过程中还频繁使用感叹词

  该类词的使用能极大地提高语言的音响效果。如aha, gosh, WOW,d ear, mmm, ha-ha。

  二、网络语言的语法特征

  从语法角度分析,网络语言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由于网上交流是将文字打在键盘上,再呈现在电脑屏幕上由接受者来读,具有说和写的双重特点。因此,在电子语篇(electronic discourse)中,为节省各自占用的时间、突出重点,网民大都倾向于使用不完全句子、省略句子和不规则句子。如下面聊天室的一段对话:

  Netizen A:hi,I am John. Student.Live in ca.what ur name.

  Netizen B:me 2.In ny Like to make friend with U.

  Netizen A:with pleasure.

  在上述对话中,不难发现,交际双方在键入词语时都是能简则简。如,hi,me,what该大写时却用小写;ca应为CA (California), ny应为NY (New York); Like to make friend with u 应为I'd like to make friend with u.等。这表现出网上交际明显的语言特点:不守规则, 不注重语法和词法以及随意性强, 大量使用省略句式,具有很明显的口语化特色。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省略句式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才具有交际价值,省略的句子成分要靠上下文的联系和自身经验的判断来补全。

  2、从句型选择上来看,网上交际所用的句子一般以单句、短句居多,很少出现复句、长句。例如:

  Netizen Al: you are also 3 bottle man, how much could you drink?

  Netizen Bl: Beer, 5 bottles.

  Netizen A2: Sea quantity!

  Netizen B2: So-so,dear.I never drink toomuch.I fear of sudden death without being known by anyone.

  Netizen A3:J ust finished another essay about our work unit, very funny, want to read it?

  Netizen B3:Of course. My pleasure.

  以上交谈多由中、短句构成,表现出简洁、明快的特点。据统计,各类英语文体的平均单句包含17.8个词。而网上键谈聊天的句子比英语句子的平均长度短。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网络聊天以休闲话题为主,有时候甚至比较无聊,因此字数较少、结构简单的句子已经可以满足网民的交际需要,相反,一些复杂的长句输入时间过长,又不便于理解。此外,由于在网络聊天中话题转换非常快,对每一个话题的讨论都不深入,不需要长句传达复杂的意思和表达复杂的逻辑关系。

  3、网络交际中频繁使用问号、感叹号、省略号等标点符号。

  如在催促对方回答问题时,"网虫"们大多喜欢连用几个甚至一大串问号。在表示赞同或欣赏对方的观点时也常连用几个感叹号。尤其值得研究的是,为了制造"此处无声胜有声"的美妙意境,有些高手常创造性地使用省略号。如女士在回答"do you miss me?"时,常巧妙地打出这样的字幕:I……

  三、网络语言文体特征的成因分析

  对任何语篇意义的理解都依赖语篇出现的环境。在进行文体分析时,对语境的分析非常必要。因此,我们采用功能文体学的语境因素分析框架,从语场、语旨和语式三个方面阐释网络交际中出现上述文体特征的根源。

  1、语场

  语场指发生了什么事、所发生的社会活动的性质、参与者从事的活动等。也就是说,语场描述话语的内容范围。在不同的语场中,为实现语言的不同功能,语言在词汇、语法和形式等方面都会呈现独特的特征。就网络交际而言,语言用来传递信息、阐明事理的功能成为语言的第一功能。在高速运转的信息化社会中时间就是一切,因此交流变得简约化。为了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效率,必然要求语言符号形式上的简化。在输入中用英文字母代替汉字,缩略语代替了单词等。总之,速度是第一要务,只要不妨碍沟通就尽可能地简化在键盘上的操作,力争一击到位,这就是为什么连数字和标点符号都被赋予特定内涵的原因。正如陈原先生所说,"由于现代社会生活的节奏很快,语言接触引起的一个新问题,就是缩略语问题。节奏快,以至于在某些场合要采取符号(非语言的符号)来显示信息。缩略语就是把必要信息压缩(浓缩)到在接触的一瞬间就能立刻了解的程度。把必要信息转化为图形(非语言符号),是适应高速度和其他现代社会条件的需要而产生的"。

  此外,网络交际的语场很难被规定在某一范围之内,交流的主题经常变化。每一位网络新成员的加入,每一个新问题的提出都会导致话题的转变,而且经常是几个主题同时并存。从功能上讲,人们加入网络聊天这种交互性实时交流的目的一般是交换对某一问题、事件或人物的观点和看法,然而具体到每一个人,其目的都不尽相同。对网络键谈参与者来讲,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交流场所,这个场所倡导言论自由,且范围可延伸至世界各地。因此,网络键谈的主题和功能都具有不确定性。

  2、语旨

  语旨指谁是参与者,参与者的特点、社会地位和角色关系,即描述参与者个人的情况和参与者之间的角色关系。互联网是个开放的系统,上网的人只要遵守一定的网络礼仪,便可在网上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它对参与者个人的社会地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都不作限制。此外,多数网上键谈者选择使用匿名进行交谈,有些甚至在注册时填入假信息以掩盖自己的真实身份,现实世界里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资源在网络上毫无意义,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是平等的,扮演的角色也是随意的。这种开放、平等的网络交往氛围有利于使人们的主体能动性和潜能得以提升,创新精神得以发挥。所以,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网民们可以无拘无束地展现自我,极力使用独特、新奇的语言抒发情感、发泄不满,从取名用字到遣词造句,处处表现出漠视传统和规范的语言风格,甚至可以违背某些语言规则。因此,在网络交际中,常会出现拼写错误、缩略形式、不规范标点、不符合语法的句子,以及用以调节气氛、表达情感的符号等。这都是不正规语言才具有的特点,所以网络语言文体的正规程度比较低。

  3、语式

  语式指语言在情景中所起的作用,语篇的符号组织及其在情景中的地位和功能。我们将从语言在情景中的作用、媒介、渠道、语言自发性和交互性五个方面分析网络语言的话语语式。

  (1)语言在情景中的作用

  张德禄把语言在情景中的作用分为两类:构成型(constitutive)和辅助型(ancillary)。构成型语言组成整个交流事件,而辅助型语言只对社会活动起辅助作用。

  (2)交流媒介

  交流媒介指用于传递信息的图形符号(视觉媒介)或声波(听觉媒介)。媒介的不同,使语言产生了口语和书面语的变体。在网络中,信息的传递通过键盘键入和从屏幕上阅读文字实现,所以它使用视频媒介,具有书面语的特征,但是,作为一种实时交流形式,信息接受和发送的同步性使交流者能及时收到反馈信息,调节谈话内容。这决定了它同时具有口语交流的一些特征。所以有人称它为"读起来像对话的书面语",即介于口语和书面语的特殊语言状态。因此,网络语言带有很大程度的随便性。

  (3)交流渠道

  交流渠道指信息传递的语式。交流渠道的限制是指信息的传递只限于一个渠道---视觉的或听觉的。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传播更注重视听互动性和依存性。书籍、报刊、杂志等强调的是通过读者的视觉来感悟世界,电话、广播类强调的是听觉功能,电影、电视则可通过人们的视觉和听觉传递或接受信息,但却无法形成互为依存的互动关系,而网络传播中的交流体现了视觉和听觉的依存性和互动性。首先,网络键谈中的信息主要通过视觉媒介传递,具有交流渠道的限制。所以,这种交流会借助符号、标点等字位文体标记来实现意义表达的准确和清晰。其次,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由于传播信息速度的要求,仅凭视觉有时对交流信息是无法顺利传递和解读的,必须依赖于听觉辅助进行解码。如网络上流行的用语"F2F"、"CU"、"5460"等,在解读的过程中,信息接受者必须先读出声音,借助听觉加以辨析,从而加速视觉的认知过程。

  (4)自发性

  在网络交际中,参与者需要及时对他人的信息作出反馈,所以没有时间设计、修改语言错误,常会出现不必要的重复、停顿、甚至错句和拼写错误等。同时,交际者通常会选用最常用的日常词汇来表达意思。因此,网络键谈具有自发性。这也是它接近口语交谈的地方。

  (5)交互性

  在网络交际中,虽然交流的对象不在眼前,但他们却是真实存在的。所以,网络聊天者之间需要相互合作。键谈双方要根据对方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谈话内容和谈话策略。同时,键谈者会借助大写、标点和副语言符号等文体特征吸引其他键谈者的注意,提高谈话的交互性,保障交流的成功。

  四、结论

  本文应用现代文体学理论,从语言描述和语境因素两方面分析了网聊的文体特征。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对文体的分析是有选择的,即只选择那些具有文体代表性的方面。在衡量文体特征重要性时,我们遵循两个基本原则:特征越重要,则它1)在所研究变体中出现频率越高,2)在其它变体中出现越少。基于这两个原则,我们选择了字位文体标记、句法/语法文体标记、词汇文体标记,分析了网聊的语言特征。之后,我们又结合其出现的语境,从语言使用特征方面,分析了它的语境因素。希望我们的分析能为那些正在参与或准备参与网聊的人提供一些语用指导,使他们能在交流中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语言,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较好地完成交际活动。

  参考文献

  [1]Enkvist, N.E. & J, Spenser. Linguistics and Style. [M].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2]Kiesler, S.. J, Siegel & W. M, Timothy. Social 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J]. American Psychologist.1984.39/10.

  [3]鲍宗豪:《网络文化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4]董兰、王勤:《网络英语天津》[M].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2。

  [5]董启明、刘玉梅:万维网键谈英语的文体特征[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1)。

  [6]钱瑗:《实用英语文体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7]秦秀白:网语和网话[J].北京:外语电化教学2003,(6)。

  [8]王佐良等:《英语文体学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5。

  社交媒体的定义及特征篇5

  【关键词】 象征交换;媒介;大众的沉默

  波德里亚对消费社会的研究,为二战以后围绕着商品而组织起来的社会秩序提供了新的视角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他关于符号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将符号学的视角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融合在一起,从而为消费如何来组织当代社会的意识形态提供了重要的见解。他对于新的信息和媒介技术的研究也为当代社会理论照明了新的路子

  一、波德里亚“消费社会”中的媒介

  要理解波德里亚对现代传媒的观点,需要从他对现代资本主义的深刻批判说起。在他看来,借助现代科技革命,资本主义社会步入了一个由“物”所围绕的“丰富”社会。他提出符号政治经济学的概念,认为对符号的消费成了资本主义社会正常运转的核心议题。“整个社会对商品的盲目崇拜转向了对符号的崇拜,符号意义作为一种社会身份、地位、价值的区分系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由此,资本主义的社会控制也更趋全面、系统、隐秘。”1

  波德里亚受到了索绪尔的启发,认为在现代消费社会,各种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完全被分离开来,“所指”的价值取消了,分离出来的“能指”则作为“漂流的能指”,还需要去寻找新的所指进行配对,而现代媒介为“漂流的能指”提供配对的一个场所。“拟像”是波德里亚最重要的理论之一。他认为,正是媒介的推波助澜加速了现代社会向“拟像”社会的进入。他提出“拟像三序列”来形容社会发展的阶段。“仿真”是拟像当前的秩序。“这种模式的典型就是电脑读取的数字编码,数字编码将所有的问题和答案、所有的现实都转换成了0和1之间的二元对立。在仿真阶段,客体并不仅仅是通过机械技术被复制,他们本来就因为其可复制性被生产出来。”2在波德里亚看来,在这一阶段拟像创造了“超真实”,当代社会则成为由大众媒介营造的一个仿真社会。

  正是基于上面的认识,波德里亚认为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并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现实世界是一个由媒介所营造得被符码控制的世界。在这样一个被符码支配的信息时代里,大众几乎是无力的,媒介传递给大家的信息独白式的、单向度的,人们就是生活在这种单向度的媒介所提供的“超真实”的世界中。

  二、超真实中的象征交换

  在波德里亚的思想建构中,象征交换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他认为象征交换体现了与现代社会不同的另一种文明模式。在《象征交换与死亡》中,波德里亚吸取了法国人类学家莫斯与当代社会学家巴塔耶的思想,对象征交换这一理论做了说明。

  莫斯的《礼物》讨论的是较为原始的文化,他特别要揭示的是一种原始部落中的礼物馈赠,它不是个体之间经由市场达成的物质、财富和产品的简单交换。而是一个不断地取与送的过程,要证明自己的财富,就是要把财富分发掉,财富的分发和接受都变成了一种义务,变成了相互确认的过程。对于莫斯来说,通过这些讨论也是想表达他的一种文明理想:“有一种制度,应该是绝大多数人类在一个极其漫长的转变阶段中所共有的,他至今仍然存在于我们所描述的那些民族中。那么,我们还可以设想,对于那些业已超越了(从氏族到氏族、从家庭到家庭的)‘总体呈献’阶段,但尚未形成纯粹的个体契约、货币流通的市场、确切意义上的销售,特别是尚未形成通过计量与命名的货币来估算价格的观念的社会,这种礼物――交换的原则也应该有效。”3在这里,一种相互的、非计算的关系成了波德里亚所吸取的内容。

  巴塔耶的死亡理论源自于当时黑格尔哲学在法国的深刻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柯热夫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一书中主奴辩证法的解释影响到巴塔耶。在讨论自我意识时,黑格尔谈到自我意识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自我的沉思,而是两个具有自我意识的人之间的相互承认。但由于人是有欲望的,因而在实现欲望的过程中,两人相遇时就会发生斗争,一方因不惧死亡而变成主人,一方因惧怕死亡而变成奴隶。对主人的承认是奴隶压抑着自己的欲望,在主人的命令下进行劳动,也正是在这个劳动的过程中,奴隶发现了自己的强大力量,自己才是真正的主人,主人离开了自己什么也不是,这时主奴关系就发生了颠倒,奴隶实现了对自身自我意识的承认。在柯热夫的解读中,面对死亡变成了一种更好的维护尊严的方式。巴塔耶要解构的就是这样的死亡理论。在他看来,柯热夫所揭示主奴辩证法中,死亡实际上不是一个虚无化的过程,而是一种诡计,敢于面对死亡,才能获得权力。

  象征交换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对交换形式方面的强调,和其他事物相比,象征交换包含着信息发送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相互性,而这种相互性是不遵守等价原则或交换原则的。交换双方维持的前提必须是双方互惠,否则就会导致关系的破裂,走向终结。回到媒介上来看,波德里亚将媒介看作一种单向性、强制性的交往模式,认为这是由其本身的结构所决定的,即现代媒介巨大的资本和技术投入,这些决定了大众不能接近媒体,不能参与到现代媒体的制作和播放过程中,因此在大众媒介和接受者之间就不是一种双向的互惠关系,而变成一种单向的关系,这种关系没有为交往服务,而是阻碍了交往,这显然就破坏了象征交换的原则。

  三、大众的沉默

  波德里亚并没有声称媒介接受是被动的,是被异化的,而是试图寻找对媒介的一种抵制性的反应。他认为这种抵制是位于象征交换的形式中。

  在《象征交换与死亡》一书中,象征交换是以死亡这样的灾难性的形式出现,因为只有死亡才是一种没有任何等价回报,没有任何交换价值的行为。这之后,波德里亚又在《拟像与仿真》中再次稍微修改了他的立场观点。象征交换可以在大众对媒介的要求做出的沉默反应中找到。波德里亚将媒介定义为一种没有反应的不可逆转的交往模式,通过反应媒介的不可逆转性,大众的沉默实际上起到了这样的作用,通过将自己的逻辑反馈给他们自己而达到同媒介进行互给互换的目的。“这种反应的缺失至少可以不再被理解成是一种权利的策略,而是大众自己在与媒介对抗中使用的一种反策略”。在这里,“沉默”既是“死亡”,是大众面对单向性的媒介所采取的一种迂回策略。

  波德里亚声称自己在这些大众的沉默中发现了对媒介运用的编码的一种抵制性的象征性反应。根据波德里亚的看法,大众将沉默作为一种策略而采用,从而挑战现状。在沉默中,大众消失了,他们无法做出反应,这就使得无法将他们定位、分析并操纵。媒介想知道我们需要什么,他们甚至要求知道这些,它们将我们作为有愿望、有意志、有自由选择的主体对待,目的是否定作为主体的我们。我们通过“意愿的拒绝”做出反应。对于那些将我们自身作为主体来建构,不惜用任何代价来解放我们自己,表达我们自己,以便去投票,去生产、去做决定,去说话,去参与以及去遵守规则等等的要求,我们则通过一种不负责任的,带有讽刺挑战意味的,主动丧失意愿的,甚至暗中带诡计的游戏,将选择的权利委托给其他人,这就是我们的反应。

  四、结语

  波德里亚反对将大众视为被动的、异化的这种悲观主义的观点。他赋予大众狡猾多谋甚至离经叛道的秉性,这使得大众占据了上风。大众知道他们一无所知,也就不想有所知。大众知道他们一无所能,也就不想有所为。沉默成为了人民对抗试图使他们无能或是愚蠢的制度的一种十分聪明的上策。

  可这就又一次招来各种各样不同的解释。毕竟,为什么大众不想拥有意愿,而宁愿消失?看起来似乎波德里亚认为消费者宁愿消失是为了在一个象征换占上风的世界中重新出现。但是,还存在着另一种解释,死亡的意愿可以轻易地被阐释为一种绝望感和失望感。渴望成就任何事情根本没有意义,因为不管怎么样都成就不了什么,最后胜出的还是权力。玩弄死亡也许是一种策略,但不是一种颠覆现状的策略。波德里亚不应该将除了戴着死亡面具的沉默之外的一切事物都当作无效而放弃,他需要对构成有效反应的事物重新评价。

  参考文献

  [1]陈力丹、陆亨.鲍德里亚的后现代传媒观及其对当代中国传媒的启示――纪念鲍德里亚[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3)

  [2]莎拉・休恩梅克.资本主义与编码:对波德里亚第三秩序拟像的批判[A].道格拉斯・凯尔纳.波德里亚:批判性的读本[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233.

  [3]莫斯.礼物[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7.

  社交媒体的定义及特征篇6

  【关键词】仪式传播;意义共建;伦理本质

  随着詹姆斯・凯瑞的论文集《作为文化的传播》的中文版出版,国内学者对仪式传播的研究不断深入,并引起传播学界的高度关注。目前国内学者更多的是在仪式视角下研究一些基本概念,特别是“传播的仪式观”“媒介仪式”“媒介事件”等。本文从仪式传播活动的内在本质入手,探讨仪式传播的伦理本质。

  一、仪式传播活动中的主体性分析

  仪式是一种体现人类本质特征和行为方式的象征符号和表现方式,也是人类学家考察社会结构的重要截面,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本身就是一种仪式化的动物。仪式在人类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并具有多重功能,正如菲奥纳・鲍伊所言:“仪式具有多重社会功能,不论是在社会层面还是在个人、群体层面,仪式都可以成为沟通、表达人们情感的媒介,或引导人们的价值观、或强化人们的行为模式,支持或现状、导致变化,或恢复和谐与平衡。”关于仪式的理解,涂尔干指出:“仪式首先是社会群体定期重新巩固自身的手段。当人们感到他们团结了起来,他们就会集合在一起,并逐渐意识到了他们的道德统一体,这种团结部分是因为血缘纽带,但更主要的是因为他们结成了利益和传统的共同体”[1]。

  在人类学意义上,仪式是指一整套由文化传统规定的带有表征性、展演性、程序化的行为方式,也是一种维系和沟通群体情感,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行为表征。仪式发生在下列情况下:人们在心理上有共同的需求和关注,产生了共同的情感冲动,人们以共同的符号来表达他们共同的关注与情绪,并产生关于这些符号的道德正义感。它产生于个人间的群体团结感,同时又加强了群体间的个人团结感。随世俗社会的变迁,人们对仪式的外延做了进一步的拓展:它可以是某种庄严的盛典(如节日庆典、纪念会、礼拜等),也可以是各种人生礼仪(如各种出生礼、生日、婚礼、葬礼等),或者是由传统文化规约的一套约定俗成的生存仪式(如各种祭神、祭奠仪式),抑或是一套由国家意志操作的权威仪式(如祭孔大典等)。仪式起源于远古先民们一种群体性的祭祀、典礼、庆祝、舞蹈等活动,人们通过这些仪式性的活动获得自我身份的确认和文化的认同。正如约翰・费斯克所定义的那样:仪式就是“组织化的象征活动与典礼活动,用以界定和表现特殊的时刻、事件或变化所包含的社会与文化意味”[2]。

  仪式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人类的任何行为在某种程度上都具有一种仪式的维度,包含了仪式展演参与人类社会的各种象征性信息,“传统社会中大量礼制的规约实际上就是仪式”[3]。戈夫曼认为,“当人们会合并开始互动时,他们的行为就是高度仪式化的。‘喂,你好吗?’‘早晨好!’‘请,您先请’等这些细小甚至是琐碎的日常生活仪式对社会秩序的维持是至关重要的”[4]。人们在日常生活的互动中都用了模式化的行为――这种行为调用了相遇的规则,并变成了规则流通的中介或传输通道。这样,仪式就成了以下行为的基本要素:第一,调整个体,参与互动。第二,让人们认识到相应的不相关性规则、转化规则、使用途径规则和交谈规则。第三,在互动的整个过程中,对个体进行引导和帮助人们纠正错误。在新疆,几乎所有民族都有自己的仪式,包括人生仪式、交往仪式、家庭仪式等,通过各种仪式活动,人们表达情感,强化和达成某种经验、信仰,统一群体价值,并寻求认同进而建构和再生产社会及其彼此间的关系。

  詹姆斯・凯瑞为了论证传播的仪式观,截取了文化的一个断面――仪式,来探究人类传播的本质,把对传播的研究从单纯、零碎的“认知”“情感”“行为”等维度上升为文化层面,从而开启了从仪式的层面来研究传播活动的新的路径,使传播研究更准确也更有价值。仪式观理论核心之一认为,仪式作为一种文化象征符号,其本身就是文化传播媒介。内涵丰富的隐喻、象征意义、价值规范、文化心态等信息,通过仪式展演将人们汇聚在一起,人们彼此交流情感,共享仪式本身的意义以及文化中共同的东西。因此,仪式展演过程就是一种传播过程,不同于拉斯韦尔“5W”模式的是这里传受双方同时在场,其中既有自我传播、人际传播,还有群体传播。仪式传播是通过各种仪式符号来表达象征意义和传递情感信息以实现文化共享的一种传播活动,它更强调意义的横向共享以及对人的精神、情感的感召,从而达到对信息接受者的控制。在人类学意义上,仪式传播作为人类生活的文化事象,本身就是人类自身文化的一次集中展演和传播,是一次“文化操演”,仪式传播的内容反映的是一种精神信仰、审美情趣、价值观念、伦理规范等文化传统,因此仪式传播与文化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仪式传播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仪式传播参与者的主体地位,这类似于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它将传者和受者视为平等的参与主体,二者不再像传播传递观一样把传、受双方看成是信息接收的两端,有主动和被动之分,而是所有人一起参与、协商、体验,平等交往,共同建构仪式的意义,进而成就现实,规范社会秩序。随着网络、手机的普及,这种强调参与者主体地位的传播方式越来越居于主导地位,在传受界限逐渐模糊的新媒体传播环境中,信息的编码者不再只是少数的社会精英,普通民众也作为传播者与媒介组织融为一体,共同感受信息传播中的情感和意义。这种主体性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对反馈环节的重视,直接成为信息内容的生产者,其主体性在形式和内容上得到完美表达。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讲,仪式传播更加注重所有人的主体地位,体现并彰显了以人为本的伦理精神,符合仪式的内在本质要求,就是仪式展演人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平等地加入到这种群体性传播中,在一种特定的场域通过特定的仪式符号接受这种仪式文化的熏陶,进而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仪式传播活动中的主体性建构有其深刻的哲学基础,从人类历史的发展看,对人的自身主体性的认识和强调推动着人类的发展,对主体性的追求体现了人类对压制人性、泯灭个性的反抗及对理性、人性化思潮的渴望,确立人的主体地位乃是人之为人的前提。人类生存的世界是深深打上了人类烙印的客观见之于主观的世界,并不是纯粹的客观世界,人类生活在其中,我们无法观察到自身之外的世界,人类活动原本就是一种主体性活动,其中包括人的能动性、自我意识、精神交往等。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之间有精神活动和交往的实践,这种自觉的精神交往实践也是人类社会形成、发展的必要条件,这种精神交往便构成了人类传播。恩格斯说,两个人比一个人更人性一些,其潜在的意义就在于人因传播而存在,人类社会因传播而形成,现实世界与人类社会相互交融,因此,人类传播形成了人类世界,其活动主体是人类,人类中每个人都参与着现实世界的构建,无论是传播的发起者还是接受者,没有理由不强调其主体性,受众的“在场”是传播产生效果的前提,仪式传播恰好就契合了这一伦理要旨,充分彰显了人的主体地位。

  二、仪式传播中的意义构建

  “传播使人类社会得以构成,传播也是人类生活唯一的手段和目的。作为手段,一方面,它把我们从日常生活的重压中解放出来,并能使我们生活在一个有意义的世界里;另一方面,作为目的,它使我们通过传播分享共同体所共有的目标,分享在共同体中因交流而加强、加深、加固的意义。……传播之所以被人们当作手段,因为它是使人类生活丰富多彩、意义广泛的唯一手段;传播之所以被人们当作生活的目的,是因为它能把人从孤独、自我中解救出来,分享共同交流的意义。”[5]

  杜威认为,传播并不是将知识简单地传递,而是通过象征意义的符号赋予知识更为丰富的意义,知识则通过意义的传递构成了传播的仪式场。在仪式自身构建的信息场域内,仪式本身的表达和传播主要是通过各种仪式符号的隐喻,即其内涵的象征意义来进行的,因此,仪式符号及其意义共同建构了仪式。如在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的婚礼仪式中,通过各种民族服饰、动作、声音、礼物等非语言符号,来表达不同的象征意义,这些非语言符号内涵的意义并非所有人都能理解,其意指通常隐藏在仪式参与者的意念中。仪式意义主要包括信仰、道德观、价值观等精神观念,这也是区分不同民族仪式的主要依据。格尔兹把仪式承载的意义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形而上的信仰,一部分是形而下的文化。在少数民族传统仪式传播中,仪式所蕴含的最为坚固,也更能约束人的内心,成为培养慈悲与勇气的心灵屏障。人们通过仪式传播感悟其中所蕴含的精神意义,领会善恶、公正、敬畏等。

  特纳认为仪式是与一个社会文化形态和交流勾连在一起的一种“象征符号”,它也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一个庞大的文化符号系统,为人们具体的日常传播行为建构了共同的社会意义空间,人们在这个符号系统内塑造“共同情感”,维系文化共同体的稳定,同时也向共同体外部成员传达本群体的各种价值观念。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人们一方面创制了新的仪式及意义以满足特定的诉求;另一方面,一些仪式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并超越了其原本的圣神领域,成为“为仪式而仪式”。仪式中原有的旧的传播符号可能会随之消失淡化,新的仪式符号元素也会被潜移默化地加入进来,但是随着新的仪式符号的加入,旧的仪式所要传播的意义内涵也会随之淡化、消解。随着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多元文化的融合,仪式传播场域发生了变化,少数民族一些传统仪式传播失去了原本的神圣意义,并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同时一些传统仪式消失了,另一些新的仪式被制造出来。这些仪式从实用主义出发来建构意义,更加注重仪式的手段功能,而忽视了仪式传播的目的,仪式缺少应有的文化伦理意蕴,沦为泛娱乐化的空壳。

  仪式传播通过仪式展演将个人带入与他人有意义的关系内,进而融入集体的情感当中,升华、加固既有的文化传统及共同的价值观,体现社会的一致性。仪式传播伦理意义在于它强调仪式参与者的内在满足,通过仪式展演获得文化上的认同,使自己生活得更美好,而不是某种工具性的目的。它以共同的理解和情感共鸣为基础,属于庆祝性的、享受性的以及装饰性的,而非功利性的。

  三、仪式传播活动中的伦理建构

  仪式传播中意义的构建是引起人们关注,产生道德情感呼唤的基础,仪式传播之所以得到人们的尊重并被沿袭,不是因为它古老,而在于它建构的意义符合人们精神上、心理上、社会交往实践上的需要,是社会关系现实的表征。仪式传播是“以团体或共同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圣神典礼”[6],它之所以能吸引人们是因为仪式通过各种象征符号所蕴含的深层价值,在于仪式所特有的“召唤”模式。阿尔都塞认为:“召唤”是指社会意识形态将每个人作为一种客体给予“招呼”的过程。仪式传播的“召唤”功能体现在仪式结构的两个层面:一是仪式传播通过仪式氛围、仪式符号、仪式行为所营造的表层信息层面,通过这些表层信息借以辨别不同的文化分类。当维吾尔族男子头戴小花帽、身穿袷袢,维吾尔族女子身着鲜艳的艾德莱斯裙子参加婚礼载歌载舞时,人们不用任何语言,就会营造出一种“自家人”的氛围,人们无拘无束,尽情欢唱,由参加仪式所带来的归属感、群体感、身份感和亲缘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被强化和更新。二是深层价值层面。仪式传播将一个个具有隐喻意义的神话嵌入人们的心灵,使人们在情感上对人生、社会和价值观产生强烈的共鸣,人们自愿加入仪式展演中,平等地进行交流,形成一个类似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对个体的“召唤”,从而将文化共同体中的不同个体召唤在一起,进而实现强化社会核心价值观,维系共同体成员“机械团结”的仪式功能,形成强大的规范社会秩序的伦理控制力量。

  仪式源于宗教,在奴隶制、封建制时代,其形式和内容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主要表达了对社会上层结构和统治者的敬意。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宗教仪式日渐式微,包括大众媒介在内的人类传播活动日益取代宗教仪式”[7],仪式从其形式到功能、意义也发生了变化,不再仅是对神灵与统治者的恐惧、敬畏,而是逐渐演变成为对人的生命和人性的关爱与尊重。仪式传播活动中人们之间的等级关系,社会地位的差异逐渐被相互依赖、相互尊重、互助平等所取代,同时也继续以精神约束力支配着个体的行为。

  在中国传统社会,仪式和礼节紧密勾连在一起,即“礼仪”,“礼仪”涉及范围极其广泛,一直是与道德、法律和制度互为表里,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规约着人们的日常行为,更对一个国家的政治和公共领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儒家历来提倡“以礼治国”,“礼仪”与中国封建社会相始终,成为绵延数千年的传统文化模式的重要特质。对于“礼仪”对中国传统社会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古德诺是这样描述的:“世界上没有哪个地方的人可以与中国人相媲美,中国人的谦逊、温顺的气质很难在其他地方找到复制品。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循一整套严苛的礼仪规范,他们的一言一行都非常讲究,几乎到了表演某种仪式的程度,这常常使得与他们打交道的欧洲人感到无所适从。”[8]针对礼仪对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的影响,孟德斯鸠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在中国,礼仪与民族生活和民族精神融为一体,尤其是他们把宗教、法律、风俗、礼仪混在一起。所有这些东西都是道德。这四者的箴规,就是所谓礼教。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就是因为严格遵守了这种礼教才获得了成功。”[9]仪式在中国封建社会成为统治阶级治国的工具和手段。

  现代化思潮下,传统仪式逐步演变成世俗的生活化仪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种世俗的生活化仪式的传播本质上是一个“意义共享”“意义共建”而非“精神控制”的过程。仪式展演人通过分享共同体共通的价值或观念集合在一起,共享某种神圣的日常生活仪式,共同建构、维护一个有序的、有意义的文化共同体。当然,这种文化共享并非单纯静止意义上的共享,还包括了在传播过程中对共享文化的传承与再创造。

  随着泛媒介时代的到来,媒介化生存依然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常态,大众媒介深刻影响着文化交往和建构,成为文化再生的主要场域。大众媒介对仪式的报道会影响人们对仪式的认识,并在身份和意义建构上发挥重要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群体性仪式的衰微。柯尔迪把媒介仪式分为三种:媒介通过报道所呈现的仪式性内容;媒介以一种仪式化的方式呈现报道内容;媒介自身成为某种仪式或庆典,即“媒介事件”。我们一般意义上讲的媒介仪式就是指“媒介事件”,这种媒介仪式与传统仪式传播有着明显的区别,媒介仪式将现实的仪式时空转换成虚拟的“剧场”,仪式的主体仅是表演者,媒介受众仅是围观者,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仪式活动主体。“这种媒介仪式不仅从地理空间意义上建构平凡世界与媒介世界的距离,凸显媒介叙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地点的虚拟价值,而且体现出媒介对受众观念和行为的支配”[10]。它已经僭越了传统群体仪式传播所具有的沟通情感、达成信仰、统一群体价值进而实现文化的共享和认同的功能,不符合仪式传播的伦理本质。

  四、结语

  本文以詹姆斯・凯瑞的仪式传播理论为研究视角,分析了仪式传播活动的主体建构、意义共享和仪式传播的伦理建构,认为仪式传播的伦理本质在于将所有个体视为平等的主体,在仪式活动场域内,人们自由交流和互动,共同建构仪式的深刻意蕴,召唤文化共同体成员自愿参与到仪式展演中,促成人们在情感、信仰和行动上的高度一致,从而起到整合文化、规范社会秩序,最终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的社会功能。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族日常生活中的仪式传播与文化认同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批准号:15XXW003)

  参考文献:

  [1]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507.

  [2]约翰・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M].李彬,译注.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243.

  [3]闫伊默,刘玉.仪式传播:传播研究的文化视角[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3).

  [4]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66.

  [5]迪金森.受众研究读本[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7.

  [6]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7.

  [7]刘建明.“仪式”视角下传播研究几个关键概念被误读现象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5(11).

  [8]弗兰克・古诺德.解析中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75.

  [9]查尔斯・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313.

  [10]刘建明.仪式视角下的传播研究――一种强效果论及其反思[J].新闻与传播评论,2012.

  (罗彬为新疆财经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博士;张莉为新疆财经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讲师,博士)

  社交媒体的定义及特征篇7

  【关键词】传播/媒介/人/数字媒介

  【正文】

  一、问题的提出

  传播是传递、输送、沟通、交流信息的过程,它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传播的历史与人类的产生一样久远,自有人类开始,就有传播。

  人类传播是通过符号系统进行的,人使用各种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如图片、手势、姿势等)进行传播。同时,传播还需要通过媒介(Media)进行。媒介是信息传递的载体,是传播进行的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媒介发展史。

  从最古老、最原始的口语媒介,到文字媒介,近代的印刷媒介,现代的电子媒介,直到今天的网络媒介。纵观媒介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每一种新的媒介的诞生,都给我们的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人们获取、传递、交流信息的方式都为之一新,信息越来越丰富,人类处理信息的能力越来越强。

  麦克卢汉说,媒介是人的延伸。笔是手的延伸,书是眼睛的延伸,电话、广播是耳朵的延伸,电视是眼和耳的延伸。电子媒介延伸了人的神经系统,而今天的数字媒介延伸了人的心智,它是人的各种感官的全面延伸。随着媒介功能的增强,人也被延伸得越来越远,延伸得越来越强。借助媒介的延伸作用,人类不再是生活在一个狭小的地域里,而是生活在地球村中,整个地球变得像一个小村庄一样。

  然而,我们在获得延伸的同时,又要受到媒介的限制。日益发展的媒介,在不断扩展了人的能力的同时,又裁截了人本身。我们的手,我们的足,我们的眼睛,我们的耳朵,在被延伸得越来越远的同时,我们本体的功能却在退化。

  媒介是人的延伸,又是人的裁截,媒介与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呢?怎样才能获得最佳的延伸呢?人的生存有赖于媒介,那么,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媒介呢?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些思考。

  二、媒介与人

  媒介所传递的是信息。英国人类学家贝特森(Gregory Bateson)指出,个体的心灵处在一个由模式、秩序、共鸣所构成的世界,是某个大的有序系统的子系统。心灵固存于这个较大的有序系统的各路径所携带的信息中。心灵也固存于传递信息的路径中。“信息是一种能够造成不同的不同。”落在你身后的雨点不含信息,滴在你鼻尖的雨点则含信息。信息是一种“效果”的度量方式。

  任何生物的生存都有赖于对信息的感知,从植物到动物,从最原始的草履虫到高级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离不开对外界的环境信息的感知。人,作为最高级的生物,更是时刻离不开信息。人类对信息有着天然的渴求。

  如果说,其他生物对信息的需求是为了生存,而人类对信息的需求则不仅仅是为了生存,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还有为了心灵的慰籍。当信息与我们的心灵产生了互动,我们从中找到我们存在的意义,获得了满足。

  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克劳德·香农与沃伦·韦弗两人写一本书《传播的数学理论》,书的开头这么说:“凡是一个心灵影响另一个心灵的过程,均称传播”。人们的心灵渴求信息的慰籍,而信息的获取有赖于交流和传播。

  麦克卢汉说,媒介是人为延伸。人类发明电子科技以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也就是心灵——便从身体内部向外在世界延伸了。有了因特网和万维网,我们为自我创造出新的延伸。恰似180年前出版的《科学怪人》书中,法兰根斯坦博士(Dr.Frankenstein)把自己的创造物拼接出来。我们现在处于关键的历史转折点。现在的一切都是可能的,我们几乎可以获得梦想的所有东西。

  人与媒介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媒介,就没有人。心灵本是人力促成的外在延伸,现在变成了我们的环境本身。运用媒介,我们不断地延伸,延伸,但最终我们还是要回到我们的心灵。有了媒介,才有了社会。媒介即社会,有什么样的媒介,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有了语言媒介,人才成之为人,但人类社会还处在落后的原始社会。文字和书籍推动了文明和社会的发展。直到有了电子媒介,人类才进入现代社会。

  数字媒介正在给我们带来全新的社会,我们由原来生活的物质的、原子的、有形的社会,转向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并存的社会。在虚拟社会里,我们有着多重身份、不同的化身,亦如我们在现实社会的不同角色。在工作岗位上,我们是劳动者;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家庭里,我们是成员。因特网作为全新的媒介,将会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无可限量的变化。全球网络的发展将成为塑造这个星球上生活的决定性因素。

  三、人需要什么样的媒介?

  为了分析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人类生活世界的本质特征。人作为一种自然存在物过着一种社会生活。人的自然属性和自然条件是其进行社会生活的生物性基础;同时,人的自然存在、自然需求及其满足都被打上了社会的和文化的烙印。人的生活世界具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主要性和人性化。首先,生活世界是一个主体性的世界,一个以人为中心的世界。其次,生活世界还是一个人性化的世界。主体性特征和人性化特征是人的生活世界的本质特征。

  人所需要的媒介,首先要具有人的生活世界的本质特征,即体现和尊重生活世界的主体性特征和人性化特征。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媒介应用造成的效应是多方面的。就积极性方面而言,媒介增强了人传递、输送、沟通、交流信息的能力,推动着社会的生产方式、社会分工与经济结构的变革。媒介是人的延伸,通过媒介,人们拓展了认识空间,扩展了自身的主体性。

  就其消极性方面而言,媒介在延伸人的同时也裁截了人本身,使人本体的某些功能退化。其实质是破坏了生活世界的本质特征,即损害了生活世界作为主体性世界和人性化世界所具有的特征。尤其是现代的电子媒介和今天的数字媒介,它们是技术推动下的媒介,其发展与技术密不可分。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现代技术具有某种非主体化与非人性化色彩。例如,作为20世纪重要发明之一的电视,也是最有代表性的电子媒介,却未能体现人的主体性特征。在电视面前,人只是受众,只能接受,无法选择。虽然我们可在有限的频道里选择收看节目,但这些都是人无法控制的。人们无法参与,即使不满意也只有被动接受,从而使人无法从根本上摆脱在机器面前的被动地位。

  媒介,尤其是大众媒介,同样消解着生活世界的人性化特征。在大众媒介看来,人是一群没有个性的平均化的人。大众媒介通常都是尽量吸引大量的受众,因而它们大多在内容上是中庸的,在形式上是简单的。大众媒介以同一副面孔,面对所有的人。

  人既是一种身体的存在,又是一种心理的存在。人的身体存在规定着人的存在和生活。人的身体存在又构成一切活动的基础,它作为活动的承担者起着制约作用。因此媒介应以身体存在为中心,接受身体存在对于媒介发展的导向作用以及对媒介应用的限制作用。从心理层面来看,人又是一个以自身身体认同为基点的独立的社会心理主体。人的意识生活的中心是其个体存在。自我注视与自我关注是人与人交往和在其环境中开展活动的起点,并使人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提出主体性要求。这包括要求有一个稳定、有序和人性化的环境,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媒介环境。

  以人为中心的、体现人的生活世界的主体性特征和人性化特征的媒介,才是人所真正需要的媒介。

  四、数字媒介是人的理想媒介吗?

  数字媒介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介质数字媒介,包括软盘、硬盘、光盘、VCD、DVD以及更新的存储介质;另一类是网络数字媒介,即因特网。未来的主流媒介将是互动式媒介——不是光盘,不是互动式电视,而是因特网上的互动性。我们这里所讨论的数字媒介,指的是数字网络,即今天的因特网。因特网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形成一种全新的媒介,对传统媒介产生强烈的冲击,造成媒介的变革,并将成为媒介的中心。网络媒介有着不同于传统媒介的新特性。

  首先,网络媒介具有流动性。传统媒介如报刊等,以及介质数字媒介是将信息物化在原子上,尽管轻巧、便携,但信息的传输依赖于物理意义上的位置移动。因特网是将信息存放在网络主机上,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一定的方式(有线或无线),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获取。因特网上的信息具有流动性,这是其与介质媒介本质不同的地方。

  信息就其本性来说,即具有流动性。将信息物化在介质上,信息的使用离不开原子,这是工业时代的信息获取方式。这与信息的本性是不相符的。在人类社会尚未步入信息时代之前,这种技术和方式得到极大的发展和普及。在信息时代还未完善的社会中,它还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扮演着信息传输的重要角色。信息有其天然的流动性,信息会选择满足其流动性的媒介,这就是因特网这种网络媒介,而不是光盘及在此层面上开发的更多更好的物化在原子上的媒介。在因特网上,信息不再是需要被运送的物品,而能以光速传播。传统形式的信息运送方式,例如报纸、杂志、书籍等,到了数字世界,它们所承载的信息可以立即向外传送。通过因特网,只要手指在鼠标上一点,世界那一端的信息,立刻化身为一群数位精灵,通过光纤、电缆或电话线来到荧屏前。

  其次,网络媒介具有交互性。与大众媒介传播方式不同,网络传播不是媒介向接收者传递信息的单向传播,而是二者之间的交互性传播。不仅媒介作用于用户(传递信息),用户也作用于媒介,如用户可对网络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修改、放大和重新组合等。对传统的媒介如报纸、广播、电视等,用户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选择看或不看,而对网络信息,用户不仅可在较大的甚至近乎无限的范围内选择信息,还可通过计算机操作改变传输内容和传输形式。比如,就传统报纸而言,受众不能对它有任何加工和直接交流,但网络报纸则允许用户通过信息检索等功能,只向用户展示他们所需要的、最感兴趣的信息,形成个人化的报纸;或者通过反馈等功能,发表他们对新闻的意见。实际上,交互性常常表现为用户利用网络媒介的功能对信息进行选择,从而成为操作这些信息的主体,而传统媒介则不提供这些功能。由于用户参与了传播过程,传播效果就不仅仅由媒介控制了,在一定程度上,用户的主动使用也控制了传播效果。

  再次,网络媒介是多媒体的,在因特网上可以实现多媒介传播。多媒介不仅能向用户显示文本,还能同时显示图形、活动图像、声音和视频。网络传播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将同一条信息由一种媒介流动到另一种媒介。传统媒介只是单媒体传播,受众选择了什么媒介,就只能选择这个媒介所具有的传播方式。

  网络传播就媒体形式而言,是从单媒体走向多媒体,就传播性质而言,是从单向性走向交互性。多媒体与交互性传播,是网络传播与大众传播的本质区别。

  在图书时代,对语言的控制是私人的事,而电子媒介则使我们对语言的支配变得社会化和口语化。现在,随着因特网的出现,我们拥有了第一流的媒介,它既是口语化的又是书面的,既是私人的又是公共的,既是个人的又是集体的。

  因特网从技术转向媒介,它的媒介特性一展现,人类即紧紧地依偎在因特网上。因特网第一次向人们提供了一种丰富且有趣的媒介,人们可以主动地选择我们的心灵需求的信息。而在传统的大众媒介中,我们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

  因特网这种数字媒介,它能够即时传送信息,同时,网络上的信息也极为丰富,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寻找与自己的心灵互动的新鲜事物。同传统媒介相比,网络更能尊重人的需求,在人的心灵需要时送来人们所想要的信息。

  使用媒介如同使用交通工具。我们运用口语,就如同是在散步,轻松自如,但走得慢,即获得信息的速度很慢;运用纸和笔,就如同骑自行车;使用广播和电视,就像是乘公交汽车,尽管方便,并且越来越方便,但主动权在公交公司,用户只能定点定时去乘车。因特网这种数字媒介就如同私家车,我们可以方便地想到哪里,就到哪里。

  虽然只有这一点小小的变化,但主动权转移到我们手上,人成了传播过程的中心,权力从媒介转到了我们。我们再也不仅仅是受众,我们同样是创造者,是参加传播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对数字媒介,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技术发展推动下的数字媒介飞速发展的美好图景。这是一片蔚蓝的天空。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数字媒介是以人为中心的,它尊重人的主体性;同时,它又是人性化的。可以说,数字媒介是我们的所需要的媒介。针对数字媒介的特性,那么数字媒介是人的理想媒介吗?

  当我们尽情地讴歌数字媒介的时候,也许,我们也该反思一下这片蔚蓝的天空是否会飘过乌云?答案显然是肯定的。除了显而易见的负面的因素,如政治、商业利益、黑客等,数字媒介本身也有着不尽如人意之处。

  ——当我们数字化了一切,我们是否会发现,面对如此之多的比特,我们将无所适从?

  信息是人与事物互动时产生的一种东西,而人对信息有着天然的需求,以满足人的心灵。现代的每一天,我们接受大量的信息。有时,我们茫然地注意着无边的信息,这些信息只是与我们的心灵产生着浅层次的互动。

  “信息崇拜”导致“信息爆炸危机”。人加工和接收信息的有限能力,与现有大量必不可少的信息发生矛盾,同时大量多余的信息又妨碍了有用信息的利用。现代社会,生存离不开信息,但无边的信息会将人们淹没,使人们手足无措。

  设想我们生活在平静恬然的农业社会,当我们从田边走过,我们可以潜心去体会一朵花的开放、凋谢,认真地注视小鸟的飞翔、蜜蜂的辛勤,这些非现代社会的信息,它们会带给我们以娱悦,与我们的心灵产生感应。从这些简单的信息里,我们所获得的,难道不比从现代大量的信息里所获得的多吗?

  ——当数字媒体发展成为一种人人唾手可得的媒介时,数字媒介是否会丧失交互性以及今天人人欣赏的不同于电视的新特性?

  ——数字媒介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然而,它与技术的结合更紧密。

  当我们把数字媒介当成我们的私家车时,我们是否会想到,也许我们所接受的数字媒介,只是技术精英们所提供的出租车,也许我们可以方便地要求去哪里就去哪里,但是,我们得向技术精英们付出代价——“出租车费”。我们的自由也许仍然只能由技术精英来把握。

  对于媒介的使用,也许如同我们的交通工具,它让我们走得越来越远,越来越快,却发现我们越来越忙乱。如何才能做到回归:我们对媒介的使用,真的胜似闲庭信步?

  人是否重新成为技术的奴隶,为无边的数字化信息所驱使?……

  南非大主教图图在形容非洲在殖民统治下的噩梦时说,“……我们相信了白人,接受了《圣经》,然而我们却失去了家园……”

  五、设计数字媒介

  数字媒介是一种全新的媒介,它正处在发展的决定性阶段。同时,因特网这种数字媒介,是技术推动下的媒介。技术的发展,将会推动网络媒介的成熟;而网络媒介的成熟,又将产生新的应用,对技术形成新的需求。由此而形成的技术与网络媒介的互动,彼此促进,从而加速向前发展。由于每种技术都延伸了我们的一种官能并超越我们的身体限制,所以它激励我们去获得对自身身体的最佳延伸。如何获得人的最佳延伸呢?我们正在走向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这个关键性时刻,是让媒介设计我们,还是由我们设计属于自己的媒介?我们选择:设计我们的数字媒介!

  要设计我们需要的数字媒介,就必须发展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的技术,形成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的媒介。以人为中心是指在设计和应用媒介时要顾及到人的身心双重需要,力求使媒介适合人的身体存在并满足人的心理需要,从而避免强迫人去适应媒介,避免让媒介变成一种对人的专制力量。

  我们的理想媒介,应该是:

  1.最好的交互性——网络与人的互动。

  因特网是和电视不一样的媒介,它是互动式、多方向、含有几百万个交点的媒介。

  网络是互动的、参与性很强的,好比坐在餐厅里谈话,而不是把东西从印刷成的报纸中往外乱撒。一来一往的对话及其流动性,使得网络生趣盎然。网络的灵魂在于人与网络的互动。

  网络是基础性的,从根基发展出来的。网络属于多面体球形结构,每一个人与其他人直接相连,不是分层负责的结构。

  在因特网上,用户可以接受内容,同时也希望自己给别人的,能和所收到的一样好。人们希望主动地“拉过来”自己想要的信息,并主动地“送出去”自己的思想。

  网络科技最根本的作用,是它打破了现行的传播基础结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设立站点,可以立即向百万人出版他的东西。网络这种传送的环境不需要大型传播媒介的基础设施。

  因特网上的互动式业务,即将跻身于主流之列。未来的互动式经验要能跨越娱乐、信息、交易、沟通、教育等多种范畴,同时也要能跨越不同技术,跨越通讯网络和取得内容的装置。这样,我们所选择的数字媒介就与人产生了多层次的互动。

  2.更多地体现个人性——个性化服务盛行。

  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介即讯息”这个著名论点,还提出了一个重要论点——“媒介即按摩”。享受媒介就如同享受按摩。大众在享受按摩的过程中,被大众传播媒介通通没收了一样最宝贵的东西——大众中每一个人的自我,即个人性。电脑用户伸出自己的双手敲击着键盘,与电脑进行着真正意义上的“交往”。由于因特网提供了良好的交互性,在与因特网的这种交往过程中,用户获得了自我,重新找到了失去的个人性。

  因特网将充分体现出尊重用户的个人性,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成为一种各取所需的媒介。

  3.越来越人性化——媒介与人的融合。

  数字化时代,电脑和网络将越来越人性化。有一天,我们会发现我们所面对的计算机和网络,将不再是一堆单调和呆板的硬件,而是会说话、根据人的语言、表情和手势做出相应反应的智能化器件。同计算机和网络打交道,将会如同和人打交道一样方便。

  对于普通大众而言,数字媒介将不再是神秘的、不可捉摸的事物,而是善解人意的精灵,它了解人对信息的特定需求,在人们需要的时候,适时为人们送来信息。

  人机界面不仅是由生硬到友好,而是向无界面发展,从而最终把其纳入人的本体。未来的方式将是借助已在发展中的仿生工程,把电子途径直接与我们的生物神经网络连接起来。这一思想将隐去界面以便取得直接联系。

  媒介技术的人性化,从而最终体现出自然性,达到“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

  4.媒介即人——这样的未来不是梦。

  数字媒介以它的人性化角色,不断与人融合。在未来,完善的媒介,是由人控制的,各个独特的,正如口语媒介、手势语、体态语,这些都因人而异。

  未来,媒介即人,数字媒介方便、易获取,人人都可以拥有。我们运用数字媒介,正如我们的一举手、一抬足,自然端庄;犹若我们的思想,一任其驰骋千里,收放自如,忽急奔,忽漫步。

  人类创造出工具,然后依工具的形象塑造自我。17世纪钟表被发明,语言中便出现了有机械含意的比喻:“心脏如同一只泵。”20世纪中叶自控式工程装置问世,控制论式的比喻也出来了:“人脑如电脑。”这些概念初提出时很难接受,现在却已是过时的比喻。

  今天,我们创造了因特网,并使之成为我们日益依存的媒介。未来,我们可以说:

  我是网络。我是万维网。我是媒介。我是信息内容。未来,媒介将是我们自身。

  参考文献

  [1]德克霍夫.文化肌肤:真实社会的电子克隆.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

  [2]尤西林.人文学科及其现代意义.陕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3]敬礼.科学危机、技术危机与生活世界危机.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14(5)。

  [4]尼葛洛庞帝著.数字化生存.胡冰,范海燕译.海南:海南出版社,1997。

  [5]吴伯凡.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6]陶德言.知识经济浪潮.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

  [7]约翰·布洛克曼著.未来英雄.汪仲,邱家成,韩世芳译.海南:海南出版社,1998。

  [8]珍尼特·沃斯,戈登·德莱顿著.学习的革命.顾瑞荣、陈标、许静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9]张隆栋.大众传播学总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10]ciw.com.cn中国计算机报媒体全文。

  [11]computerworld.com.cn计算机世界文库。

  社交媒体的定义及特征篇8

  【关键词】新媒体 研究生 思想政治教育 路径

  2015年伊始,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继中发[2004]16号文件提出的“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2014年3月教育部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规定的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职业功能之后,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的最新指导。身处新媒体时代的研究生多为“90后”,思维活跃、价值多元,如何利用新媒体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当前高校思政工作的主要课题。

  新媒体及其思想政治教育新内涵

  “新媒体”是伴随着新技术而出现的媒体形态,一项新技术的产生都有可能催生出一个“新”媒体。从狭义上理解,它是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杂志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如网络、手机、数字报刊、数字广播、数字影视等。新媒体具有数字性、富样性、交互性、即时性等特性。新媒体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发生了巨大变化,它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内涵,体现出新的特征。

  1.传播技术的数字性

  新媒体以数字化为传播手段进行跨媒体、跨时空的传播,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有线、无线通讯技术传送至电脑、手机等数字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这一切都是通过数字交换实现的。从BBS到微信,从交友到购物,高校研究生已经习惯了这种数字化生存方式。

  2.传播媒介的富样性

  新媒体在传播过程中会用到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等载体,在人体感官方面可能接收到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动感等多方位的体验。技术的进步推动媒介的更新换代以及功能增长,使传播媒介种类层出不穷。如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电子书、智能手机,丰富多样的终端媒介为当下的研究生提供了图文音像合一、视听感官综合的使用体验。

  3.媒介体验的交互性

  这是新媒体的真正魅力所在。个人作为事件的发起人、传播人、点评人而出现,使用数字媒介进行信息交流,能够获得准确及时的反馈。不像传统媒体是“一对多”模式,受众只能被动接受,像极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模式――灌输、单向、缺乏互动。新媒体以共生共享为最大价值,它从诞生之初就以“用户体验”为中心――教育就是要以学生为本,由单向的、等级明确的模式向分享式、教学相长的模式转变。

  4.传播时空的即时性

  新媒体具有全天候、全覆盖的特征。受众可以在任何时间在电子信息网络覆盖的地方发送或接收信息。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也可以随之扩展,即时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一条心情记录、微博、朋友圈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他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波动。如果在某些突发事件的前期,教育工作者就能捕捉到蛛丝马迹,就可以将部分突发事件控制在萌芽状态,这将大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研究生主体性的新特征

  研究生是高等教育最高层次学历群体,作为受教育者主体具有明显的自身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政治的相对成熟性

  研究生经受本科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实践锻炼。思想上表现成熟,自主意识渐强,知识信息量大,对各种思潮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对自身需求、未来发展也有更加清晰的认识,部分人体现出较为功利性的特点,如在就业上更多考虑的是短期待遇,而非个人兴趣,更非人生价值实现。政治上他们拥护党的领导,整体积极上进,同时也有部分研究生出现理想动摇、信念滑坡的现象。如在本科已成为党员,认为在校园活动中没有必要再积极表现。另外,在价值多元、信息暴增和选择纷繁的今天,研究生信息接受更加具有主动性。他们可以自己决定接受与否、何时何地接受,以及接受多少的问题。诸多借助新媒体传播的、标榜西方普世价值的、抹黑我国党和政府的言论,对研究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恶劣影响。

  2.心理发展的阶段冲突性

  现阶段研究生主体为21至25岁,根据埃里克森社会心理发展阶段理论,[1]这一年龄正好处于成人早期(20-25岁),其群体社会心理危机表现为对亲密的需求与现实的孤独之间的冲突,正面效应是与重要关系者(如配偶、朋友)组成密切关系,能够与他人分享相互关怀,同甘共苦;反面效果是逐渐增强的成人意识,对集体的依赖性减弱,时间的自由让他们宁愿独处也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现实中确有部分研究生有强烈的社交欲望,但随着手机等新媒体的发展,却又成为“低头族”、“社交恐惧者”,甚至“冷漠的一代”。这一时期的研究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初具雏形,但也具有相当的可塑性。

  3.组织结构的分散复杂性

  研究生班级组织概念弱化,专业方向多,人数差别大,培养计划不同步,学习方式较为松散,多以个人研究和小组学习讨论为主,集体学习为辅,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的教育氛围。生源包括统招生、委培生、自筹经费生等多种类型,已经具有相对稳定的家庭、单位等社会关系,如供职于大中专院校、科研机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另外,由于研究生年龄差异大,多数人成人意识渐强,对集体的依赖性减弱,第二课堂活动难以开展。这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愈发复杂。

  4.实际问题的现实压迫性

  ⑴经济生活渴望独立。研究生年龄增长,自主意识增强,普遍具有结束依赖父母经济支援的想法。但依照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物价水平,大部分研究生无法完全在经济上独立生活。部分研究生甚至还要承担奉养父母、抚育子女的生存压力。

  ⑵学习科研任务繁重。仅以西安某外语类高校为例,翻译硕士每人须在三年内完成15万字(英汉互译各7.5万字)的翻译量。学术型研究生既要进行创新性研究,参与课题、,还要担任导师的助教,或协助科研,或完成部分本科教学。

  ⑶感情生活处境尴尬。目前“剩男”“剩女”已经受到全社会的关注。研究生(尤其是女研究生)到达适婚年龄而未婚,承受社会传统舆论压力较大,被父母亲人“催婚”甚至“逼婚”的研究生不在少数。

  对研究生进行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路径

  新媒体技术方兴未艾,它会伴随技术进步逐渐展露出新的特征。认识新媒体及研究生的主体性特征,有助于教育者有针对性地运用好这把“双刃剑”,加强和改进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制度、队伍、技术等多层面,探索新途径,取得新成效。

  1.完善法律法规,为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第一,立法部门要完善有关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已制定上百件有关网络的法律法规。但他们还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尤其是面对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法律的滞后性尤为凸显。应当通过科学的立法规划,制定出新媒体运用的原则性规定,明确各类法律主体责任,建立相应究责制度。从立法上确立新媒体的良性导向,为思政工作提供法律保障。第二,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法执政。通过定期培训,不断加强自身新媒体素养;加强监管力度,落实问责制度,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对不良信息传播者进行追责。切实为高校乃至全社会创造良好的新媒体氛围。第三,高校应加强新媒体管理顶层设计。党政领导需要提高认识,重视新媒体。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找路子、建平台、投资金;建立与辅导员工作绩效挂钩的考核体系;建立相关培训长效机制;通过工作竞赛、成果展示等活动形式,营造重视新媒体工作大氛围;如定期举办“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的骨干培训班、专题论坛、辅导员网络思政技能大赛等。

  2.提升媒介素养,为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队伍保障

  波兹曼认为:“媒介即隐喻……它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2]这说明媒介本身已经成为内容,要提升内容的吸引力,就必须掌握媒介新技术。

  ⑴高校决策者应重视新媒体队伍建设,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矩阵。由校党委一把手牵头负责,纵向建立新媒体发展校级层面机构,指导各职能部门、院部系所的新媒体工作,再由研究生会等其他研究生学生社团组织担任基层抓手,自上而下地利用新媒体进行思政教育。横向建立研究生导师、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研究生辅导员为主的新媒体工作骨干。形成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分层负责,分工合作,各有侧重的局面。

  ⑵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注重媒介素养提升。在知识层面,需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原理。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对辅导员提出了由能手向专家成长可供参考的进阶步骤。初级:“能熟练使用……新媒体技术;能及时研判网络舆情”;中级:“通过……网络平台主动相关内容,吸引学生……,引导网络舆情”;高级:“……开展深入的研究;……指导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也为辅导员明确了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在技术层面,高校新媒体队伍建设应以服务、教育、管理学生为宗旨,提高可读性为目标,增强凝聚力、吸引力为要求。在项目设置、主题选定、图文呈现上更加贴近研究生,帮助其解决思想、学习、生活与情感上的实际问题。

  3.加强网络建设,为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平台支持

  首先是完善网络基础设施。网络硬件设备是新媒体发展的基础,购置储存设备、数据交换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建立有线、无线校园网,搭建3G、4G网络基站,构建全面的数字化校园。实现线上线下“无缝化”对接,真正体现出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利用虚拟网络弥补研究生心理发展冲突。第二是建设红色网络平台。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旗帜鲜明地在校园网站、微博、微信平台发声发响,建立网络社区,QQ群、朋友圈,在校园文化中主动出击,占领阵地。利用新媒体的富样性,在新媒体上上传红色书籍、红色歌曲、红,使学生能够即时查看。针对研究生思想成熟独立的特征,应摒弃高高在上、空洞说教的形象,采取自由平等、开放互动、活泼多样的方式,如漫画、动画、微电影等形式解决思想与实际问题,帮助研究生扣好学生时代的人生扣子。

  结语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冲击着研究生的思维模式、心理发展、学习科研以及生活方式。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提出了挑战。但是,新媒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中介,只是手段和载体,而任务的实质和内核没有改变。我们要将新媒体视为机遇,将研究生培养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3-4]

  参考文献:

  [1]Erikson,E.H.The Life Cycle Completed:A Review(New York:W.W.Norton& Company,1982).

  [2]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第12-13页。

  [3]徐振祥:《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年,第64-66页。

  [4]蒋宏、徐剑主编《新媒体导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社交媒体的定义及特征范文

社交媒体的定义及特征范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 马里奥巴洛特利 意大利足球明星 (巴洛特利代表法国队球员)

    马里奥巴洛特利 意大利足球明星 (巴洛特利代表法国队球员)
      马里奥·巴洛特利(Mario Balotelli),1990年8月12日出生于意大利巴勒莫,意大利足球运动员,场上司职前锋,现效力于法甲的尼斯足球俱乐部。      当今足坛的年轻球星里,姆巴佩的未来会最成功。因为姆巴佩他出生于足球世家,有上代人的培育,而且又有自身的努力,姆巴佩可以算得上是天生的足球运动员了,所以他的未来会是新一代足球运动员中最成功的大佬们都在玩{ 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第二:梅西 梅...
  • 英格兰队vs克罗地亚电视,英格兰vs克罗地亚进球视频

    英格兰队vs克罗地亚电视,英格兰vs克罗地亚进球视频
      1、英格兰克罗地亚(欧洲杯半决赛) 2、英格兰对克罗地亚直播 3、直播英格兰vs克罗地亚(欧洲杯小组赛决战) 4、英格兰vs克罗地亚直播 5、克罗地亚英格兰(欧洲杯半决赛) 6、英格兰克罗地亚(欧洲杯小组赛)   1、上半场 比赛开始后,双方都非常积极地进攻,争夺着进球的机会。英格兰队在比赛的第12分钟就取得了领先,凯恩头球攻门得分。克罗地亚队在后面的时间里也不断进攻,但都没有取得进球。   2、在本届欧洲杯中,英格兰足球队表现十分出色,他...
  • 比利时甲级联赛在哪看(比利时甲级联赛在哪看直播)

    比利时甲级联赛在哪看(比利时甲级联赛在哪看直播)
      1、2022比利时甲级联赛马安特卫普客场2:0击败色格拉布鲁日,该场比赛有... 2、比利时甲级联赛赛程比分 3、介绍一下比利时足球甲级联赛大佬们都在玩{ 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4、竞  足球500  票今天的赛事 5、比甲联赛是什么   1、年比利时甲级联赛马安特卫普客场2:0击败色格拉布鲁日的比赛,马安特卫普在比赛中表现出色,他们在上半场就打入了两个进球,  终以2-0获胜。...
  • 腾讯体育视频直播app

    腾讯体育视频直播app
      腾讯体育视频直播app是由腾讯官方出品的一款为用户提供最强体育赛事的直播软件,覆盖了全面的体育赛事直播资源,包括中超、亚冠、英超、西甲、意甲、德甲、法甲、欧冠、欧洲杯、美洲杯、奥运、网球等等,24小时经典比赛、超清1080P蓝光清晰度、原汁原味英文原音解说随时随地让你High起来。用户观看比赛直播,还有机会获取球星签名球衣、限量球鞋、NBA门票以及丰富的周边商品等大量奖品,具备赛前提醒、实时赛况、赛后回放精彩集锦、获知赛果等功能,还拥有世界顶级的转播技术和团队,为你独家呈...
  • 《浪老师:科技时代电子竞技的新星》

    《浪老师:科技时代电子竞技的新星》
      电子竞技,一个充满激情与活力的行业,吸引了无数年轻人的目光。在这个领域里,有一位备受瞩目的人物——浪老师,他以其独特的工程技术背景和温而散的理念,为电子竞技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引言   浪老师,原名李华,是一名电子竞技教练。他拥有丰富的工程技术教育背景和专业素养,曾担任过多支电子竞技队伍的教练,取得了优异成绩。他对电子竞技行业的发展趋势有着深刻的理解,并将工程技术与训练模式相结合,创新了一套独特的电竞训练方法。本文将阐述浪老师的事迹和...